親愛的朋友,您好!歡迎光臨教書育人雜志社,請您先
注冊
或
登錄
舊版入口
設為首頁
加入收藏
機構設置
名校巡禮
數字版合作
理事單位
話題征稿
轉載索引
訂閱與補寄
擬用目錄
擬稿先知
內部郵箱
首 頁
新聞資訊
教師新概念
校長參考
高教論壇
刊物索引
經營與服務
投稿要求
廣告業務
教育論壇
最近更新
·
新時期班主任的新角色
·
培養良好習慣比傳授知識更重要
·
給點陽光就燦爛
·
崇高師德—教育發展的動力
·
從當代教育理念看“麻辣教師”
·
一種不可缺少的勇氣——做一個真
·
教育,讓學生做最好的自己
·
教育改革,難在何處
·
民辦學校教師的美麗與哀愁
·
教師聘用必須堅守準入門檻
熱門關注
·
如何提高農村初中英語聽力教學質
·
如何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動機
·
民辦學校教師的美麗與哀愁
·
情景教學在初中英語課堂的實施
·
職稱論文的“潛規則”
·
做一個善于思考的教師
·
功利主義對當前中國教育的影響
·
新時期班主任的新角色
·
軍訓“五步曲”,新班級的第一課
·
老師,你“蹲下來和學生說話”了
隨機推薦
·
新時期班主任的新角色
·
“搗亂大王”轉化記
·
教師的基本角色是教學引導者
·
教育需要教師智慧
·
“狼的哲學”對育人的啟迪
·
教育的智慧在于發現
·
感應幸福
當前位置:
教書育人雜志社
>>
教師新概念
>> 瀏覽文章
豎起你的拇指 舉起你的鞭子
來源:本站原創 作者:王禮平 日期:2009年12月14日 訪問次數:
■王禮平
作為教師,特別是班主任,采用激勵和表揚的手段來教育學生,理所當然,但是對一些比較頑劣的學生必須采取更為有效的措施——恰當的懲戒。因為寬容是有限度的,適當的懲戒更是對學生的一種博大的愛,如果過度地溺愛和袒護,就會誤人子弟,讓某些學生滑向犯罪的深淵,并且不能自拔。因此,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長,筆者呼喚為懲戒教育“正名”。
《三字經》里說:養不教,父之過;教不嚴,師之惰。誠如所言,中國的傳統教育向來就是以嚴格著稱的,正所謂“嚴師出高徒”。懲戒,作為教育的一種方式,在中國的傳統教育中所占的比重是極大的。不過,“懲戒教育”已隨著“賞識教育”的受寵并被推廣,淡出了人們的視線,學生的違規違紀得不到懲罰,致使學生違紀違法現象日益增多,校園傷害事件也屢屢發生,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。
人非圣賢,孰能無過,對正在成長中的學生來說,犯錯誤更是不可避免的。懲戒在教育中正起著“修剪成材”之功能,“小錯”時就受到必要的懲戒,可以盡量避免學生將來犯“大錯”。科學有效的懲戒是一種真正對學生負責,全面體現學校教書育人功能的教育手段。心理學研究表明,適度的懲戒可以使人產生適度的緊張不安感,激發人的學習、工作熱情,提高工作效率。通過懲戒,可以讓學生的心理獲得一定的承受力,并以此作為一種挫折教育,讓受懲戒者變得更加堅強起來。
教育的本質是轉變人的行為,當學生出現不良行為,教師采取恰當的懲戒方式,把握恰當的懲戒強度,在不傷害學生身心健康的情況下,抑制學生的不良行為,這種懲戒方式是我們提倡的。相反,見錯不糾,恣意放縱,是缺乏職業道德的行為,是對學生不負責任的表現,一味地包容、遷就,結果反而害了學生。
提到懲戒,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體罰,由反對體罰學生,進而反對懲戒教育。體罰是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學生的肉體和心靈造成損害的侵權行為,是法律明令禁止的。懲戒是指“施罰者使犯過失者身心感覺痛苦,但不以損害受罰者身心健康為原則”的一種懲罰方式。我們不能把合理的懲戒與體罰或者是變相體罰混為一談,因為合理的懲戒無論是在目的、方式還是在產生的后果上都與體罰有著本質的區別,關鍵的區別在于:體罰損害了受罰者的身心健康,而恰當的懲戒則是對學生個體或集體的關愛,是一種至尚的教育境界,是一種融入人情味的教育,包含著寬容與諒解,使學生終生受益。我們應該正確地利用它,讓我們的學生在懲戒教育中不斷追求上進,使學生自覺規范自己的言行,遵守校紀和社會公德。
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,正面賞識和反面懲戒都是必不可少的。前蘇聯的教育家馬卡連柯說:“適當的懲罰,不僅是一個教育者的權利,也是一個教育者的義務。”作為一個受教育者,接受懲戒,不應是一次皮肉之苦,更應是一次靈魂的洗禮。作為教育者,我們理應為學生豎起拇指,但也請不要丟下震醒的鞭子。
愿每位教育工作者,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,把恰當的懲戒作為一把金鑰匙,去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,帶領學生共同邁向光輝燦爛的明天。■
(作者單位:湖南永興縣高亭中學)
頂一下
【
發表評論
】【
告訴好友
】【
打印此文
】【
收藏此文
】【
關閉窗口
】
上一篇:
學問不是評出來的
下一篇:
當“高考情結”成為一種集體無意識
關于我們
-
聯系我們
-
廣告服務
-
技術支持
Copyright 2006-2018 Powered by jiaoshuyuren.com,教書育人雜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.
服務電話:0451-88060275 傳真:0451-88060275 E-Mail:webmaster@jiaoshuyuren.com
稿件刊發咨詢服務:教師新概念0451-88060276 校長參考0451-88060275 高教論壇0451-88060219
黑ICP備05005091號
国内精品视频免费福利在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