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師是知識層次比較高、自律性比較強的一個特殊群體。校長如果不善于讀懂教師,那么不管他的學識水平有多高,業務能力有多精,也將一事無成。許多名校長的成功經驗表明,讀懂教師是學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門必修課,很重要且十分必要。校長怎樣讀懂教師呢?
了解教師
校長要想讓教師把自己視為知己,就要先了解教師的現狀,包括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,事業進取心,以及在生活中的角色等。這是校長走進教師內心世界的前提。校長了解教師要做到:1.態度要真誠。多些民主平等,少點官腔架子;多些笑容滿面,少點嚴肅臉色;多些耐心傾聽,少點厭煩情緒;多些主動投入,少點被動應付。2.動機要純潔。與教師交朋友,不能“庸俗化”。不能借聯系教師之名,行結黨營私之實;不能做表面文章,騙取教師的信任。3.作風要務實。了解人,找人談心,要坦誠,不要作秀;要經常,不要一時;不要只記住教師是“工作的人”,更要記住教師也是一個“有生命的人”。
關愛教師
1.生活上關愛。教師身體上的疾病,家庭中的困難,甚至青年教師的婚戀等問題,都應該進入校長的視野。從生活上無微不至地關心教師,是一個校長博得教師信任的重要因素。2.學習上關愛。校長要為教師提供一切可能的學習機會和展示學習成果的平臺,鼓勵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。3.工作上關愛。學校間的競爭,歸根結底是教學質量的競爭;教學質量的競爭,實質上是師資力量的競爭。因此,教師常常會面對來自領導要求完成任務的壓力,同事之間競爭的壓力,學生難教育的壓力,以及家長對教師不理解的壓力等。各種壓力是一把“雙刃劍”,既可能促使教師振奮精神,迎難而上,又可能消磨教師的意志,使他們產生過重的心理負擔。這時,校長對他們的及時關愛就顯得尤為重要。4.思想上關愛。為了縮小與教師之間的“感情距離”,校長無論時間多緊,任務多重,工作多忙,都要重視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與溝通。校長可以建立“校長接待日”或“教師談心制度”,解除教師思想上的疑慮,從而達到幫助教師輕松前進、健康發展的目的。
培養教師
對于熱愛教育事業、一心希望有所建樹的教師,校長要用心培養他們,幫助他們達到能夠達到的高度。校長要通過多種途徑為他們提供展示才華的機會和健康成長的平臺。1.校內鍛煉。校長要在學校內部為教師提供經常性交流、互學的機會,適當給教師壓擔子、搭臺子,讓他們在壓力中產生動力,在激勵中增強能力。2.送培提高。校長應該走出去,與合適的學校,甚至一些相關的教育院校、科研機構等加強聯系,通過各種渠道,尋找各種機會,有計劃、分階段地將一部分教師送出去培訓。3.上掛下派。校長可以聯系一些優于自己學校的單位,外派部分教師掛職鍛煉,讓教師在掛職的過程中,親身體驗和學習他人先進的辦學理念,并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,開闊視野,求得真知。另外,校長還可以向不及自己學校的單位,下派一些人員,以“支教”等形式鍛煉教師,讓他們積累教育、教學、管理、服務等方面的經驗,以更好地服務于學校促進其發展。
成就教師
教師是一項有著獨特生命價值的職業。校長要引領教師在平凡的工作中體驗成就感、享受幸福感。1.激活教師主動發展的自我意識。校長要依據教師的心理特點和個性特長,發現并激活教師思想上的亮點和行為上的長處,努力將教師個人的優秀品質擴展到教師群體,激發教師群體主動發展的自我意識。在教師受挫折的時候,校長要看準時機,選好方式,巧妙打氣,激勵教師勇于進取。2.引導教師體悟到教師生命的獨特價值。校長要善于引導教師體會教育教學成功的愉悅。只有體驗到人生的幸福與價值,教師的內心才會扎下“干一行,愛一行,鉆一行”的根,才會無怨無悔地為教育事業流汗出力。校長讀懂教師是一個深刻的話題。“懂”,是一種氣度,是一種胸懷,是一種修養。實踐告訴我們,只有了解教師、關愛教師、培養教師、成就教師的“智慧管理”,才能使學校獲得持續發展的不竭源泉。
(作者單位:江蘇海安縣李堡鎮中心小學)